每日热议!苏州推进文物登记交易试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为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促进文物市场活跃健康发展,今天(6月30日),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召开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

苏州是全国最早建立文物流通专业市场的城市之一,苏州古玩城、苏州文庙古玩市场等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古玩市场定期组织全国性展销活动,文物收藏和经营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2019年起,国家文物局在苏州启动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四年多来,苏州采用登记交易系统对古玩店经营的民间文物进行备案,经营主体与管理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不断创新文物市场监管模式、加强文物流通市场规范管理、营造文物收藏者放心的收藏环境,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目前,苏州已初步建立本地区国有文物商店流通文物数据库,每一批次的登记备案工作都是对数据库的更新补充。文物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参与试点的经营单位从试点初期的10家增加到了31家,参与总量提升两倍。这不仅使文物部门对于经营主体的文物商品分类、市场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为今后苏州流通文物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会上宣读了吴越史地研究会文物流通专业委员会成立决定,首批成员单位共34家。并为苏州古玩城有限公司、苏州市鑫文庙古玩艺术品市场有限公司颁发文物经营许可证,为31家试点参与单位和推荐试点参与单位授牌。此外,吴越史地研究会文物流通专业委员会在会上发出诚信经营倡议,苏州古玩城有限公司、苏州市鑫文庙古玩艺术品市场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苏州市文物流通行业诚信经营承诺书》。

苏州市文物鉴定评估服务中心主任杨振彬认为,文物流通领域的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在苏州落地生根,并且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的扩大化,采用放管服的方式激活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对于为市场主体提供技术职称的登记单位而言,可以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为社会收藏家提供技术服务。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利于整合市场优势资源,促进商家诚信经营,对于市场长远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前一阶段,我们专题调研了试点工作,召开行业座谈与交流会,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归结下来,推动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需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良好氛围,为试点工作创造条件。”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韩卫兵表示,推进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不仅是国家长远的制度性工程,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作试点是方法创新,落到实处才是关键,未来苏州还将在登记交易简化流程、文物经营资质、从业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力求突破,争取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文物市场规范发展。

(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文/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