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关闭花呗需反思
互联网经济的创新发展,让市面上的金融类小额借贷产品越来越多。同时,年轻消费群体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导致此类产品用户数量激增,在这种形势下,超前消费已经成为常态。
当可支配收入无法满足消费欲望时,蚂蚁花呗、京东白条成为这部分消费者的“救济方”。
【资料图】
得益于上线时间较早,蚂蚁花呗是目前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等年轻消费群体最常用的小额借贷产品。
据支付宝官方于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支付宝国内用户数量超过7亿人,其中使用过花呗、借呗的用户占比高达70%。此外,另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近1.7亿的90后年轻人中,有大约6500万人开通了花呗。
由此可见,当代年轻人正深陷花呗等借贷产品,不过,近年来却有大量年轻人主动关闭花呗。据笔者了解,这是因为随着对金融产品认知的加深,以及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花呗背后的“套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而真实原因已确定。
在正常借款按时还款的情况下,不少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样不赚不亏,毕竟在借贷过程中没有产生利息。但事实上,有调查研究显示,移动支付以及花呗的便捷性会使消费者的支出比平时高出16%。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花呗,总开销会降低16%。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一目了然。
而在消费者选择分期还款的情况下,亏得更多。虽说支付宝官方明确说明分期期数和对应的费率,但经过计算发现,花呗分期还款的手续费率并非真实利率。
例如借款1200元,分期三个月还,按照官方2.5%的利率计算,三个月利息为30元,一期10元。但实际情况是,第一次和第二次还款的那笔钱,并没有真正占用三个月的时间。
故而,但是分三期还款的真实利率高于所谓的手续费率2.5%。这些“套路”其实都是为年轻消费者设定好的消费陷阱,绝大多数没有深入了解其中机制的消费者,只会深陷其中。
超前消费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满足感,但若纵容毫无节制的欲望,只会让消费时获得的快感成为负债累累的前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