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郑曼陀曾在联珠里勤耕不辍

郑曼陀,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擦笔水彩年画技法的创始人,月份牌广告画代表画家,民国时期最杰出的广告画革新者。郑曼陀在上海的旧居位于原北京西路473弄联珠里38号,现已被拆迁。


(相关资料图)

图说:联珠里在城市旧改中消失 新民晚报记者 唐敏 摄

创擦笔水彩画技法

郑曼陀自幼热爱绘画,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曾师从钱申甫学国画人物。郑曼陀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文,因为养父母早亡家境败落,他没能完成学业。肄业后,郑曼陀在杭州“二我轩”照相馆工作,先做照片修版,后发展到成立画室,用擦笔炭精粉画肖像。

辛亥革命后,郑曼陀来到上海以卖画为生。1914年,郑曼陀将以擦笔水彩画技法画成的四张仕女图挂在南京西路的张园出售,中法大药房老板黄楚九买下画稿印刷,作为药品的月份牌广告。郑曼陀的擦笔水彩月份牌先以毛笔蘸炭精粉擦出结构与明暗关系,再敷施淡雅的颜色,画面富有立体感与空间感,色彩清新自然,美人与景物栩栩如生,令人耳目一新。此后,香烟公司、保险公司、印刷厂纷纷向郑曼陀订画,他的约稿定金预收到数年以后,新画法的月份牌一下子风靡上海。

郑曼陀最擅长画女郎,主要是传统古装女性和新思潮下的时装女性。这些女郎大多都是虚拟人物,但她们前卫、优雅,在画中扮演着电影明星、社交名媛、运功健将等角色,构建出一个摩登上海。

吮墨舐毫精业笃行

北京西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干道,东起西藏中路,西至乌鲁木齐北路,全长3502米。租界时代,北京西路名为爱文义路,建有很多石库门里弄住宅,其中就包括建于1915年的联珠里。

从1914年到1920年,郑曼陀创作了百余幅月份牌广告画。在联珠里38号的家里,郑曼陀每天很早起来画画。高度近视的他摘掉眼镜,几乎是趴在画纸上画。郑曼陀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把女儿送进上海的中西女中就读,把儿子送进复旦大学新闻系,可以说用一支画笔撑起了全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郑曼陀带着家人逃难。抗战胜利,他又带着全家回到上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郑曼陀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不久,他迁往北京定居。郑曼陀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离家出走,一次走远了,深夜被人送到派出所。1961年,郑曼陀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关键词: 北京西路 南京西路 抗日战争 明暗关系